Synology SHA 集群存储容量扩展教程:扩展单元连接 + DSM 配置全流程

一、前言:SHA 集群容量不足?扩展单元是 “高可用” 的最优解

对于部署Synology SHA(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)集群的企业用户而言,随着业务增长,存储容量不足会直接影响核心业务(如虚拟机运行、海量文件共享、备份任务)—— 而传统的 “替换大硬盘” 方案需停机操作,违背 SHA 集群 “7×24 小时高可用” 的核心诉求。通过 Synology 扩展单元扩展 SHA 集群存储容量,是兼顾 “不中断服务”“数据安全”“容量弹性扩展” 的官方推荐方案。
但 SHA 集群扩展并非 “简单接设备”:需严格匹配扩展单元兼容性、保障集群节点与扩展单元的稳定通信、避免扩展过程中触发数据保护机制。多数用户因忽视 “兼容性校验”“集群状态预检查”,导致扩展单元不识别或集群短暂离线。本文严格依据 Synology 官方《How do I expand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SHA cluster with expansion units》技术文档,从 “基础认知→前提准备→分步操作→风险规避” 全维度,帮助企业用户安全、高效完成 SHA 集群存储扩展。

二、基础认知:3 个核心概念,避免扩展前 “踩错第一步”

在动手操作前,需先厘清 SHA 集群与扩展单元的关键逻辑,尤其是兼容性与扩展原理,避免设备买错或操作方向错误。

1. 什么是 Synology SHA 集群?

SHA 集群是 Synology 针对企业级高可用需求设计的双节点存储方案 —— 通过两台同型号 NAS(称为 “主动节点” 和 “被动节点”)实时同步数据与配置,当主动节点故障时,被动节点可无缝接管服务,实现 “零停机” 保障。其存储架构依赖 “共享存储池”,而扩展单元的核心作用是为该共享存储池 “新增物理硬盘插槽”,从而提升容量。

2. 什么是 Synology 扩展单元?

Synology 扩展单元(如 RX1217sas、RX1222sas)是专为 SHA 集群、机架式 NAS 设计的 “硬盘扩展设备”,通过 SAS 接口与集群节点连接,可额外提供 12/24 个硬盘插槽,支持 3.5 英寸 / 2.5 英寸机械硬盘或 SSD。其核心优势是:
  • 不中断服务:扩展过程中 SHA 集群正常运行,业务无感知;
  • 高兼容性:与 Synology 机架式 NAS(如 RS4021xs+、RS3621xs+)深度适配;
  • 弹性扩展:单个 SHA 集群可级联多个扩展单元(需符合型号限制)。

3. 兼容性是 “扩展成功的前提”:集群与扩展单元匹配表

并非所有 Synology 扩展单元都适配所有 SHA 集群,需严格按以下表格匹配(数据源自 Synology 官方兼容性列表):
SHA 集群节点型号
支持的扩展单元型号
单集群最大扩展单元数量
单扩展单元最大硬盘数
支持硬盘类型
RS4021xs+ / RS4021xs+RP
RX1217sas、RX1222sas、RX2417sas
3
12(RX12 系列)/24(RX24 系列)
3.5 英寸 HDD/2.5 英寸 HDD/SSD
RS3621xs+ / RS3621xs+RP
RX1217sas、RX1222sas
2
12
同上
RS1221+ / RS1221RP+
RX1217sas(仅支持 1 个)
1
12
同上
DS620slim(仅小型 SHA)
DX517(需确认 DSM 版本≥7.0)
1
5
2.5 英寸 HDD/SSD
验证方法:登录Synology 产品兼容性页面,输入 SHA 集群节点型号,在 “扩展单元” 分类下查看支持的设备型号,避免购买不兼容产品。

三、前提准备:4 大核心准备,杜绝 “扩展中途翻车”

SHA 集群扩展涉及高可用架构,需提前完成 “硬件、数据、环境、状态” 四重保障,每一步都直接影响扩展成功率:

1. 硬件准备:清单化核对,避免遗漏关键组件

组件名称
要求与获取途径
作用说明
兼容扩展单元
按上述兼容性表选择(如 RS4021xs + 配 RX1222sas),需全新或已重置的扩展单元
核心扩展设备,提供额外硬盘插槽
SAS 连接线
必须使用 Synology 原装 SAS 线(如 CAB-SAS-015,长度 1.5 米),或官方认证第三方 SAS 线
连接 SHA 集群节点与扩展单元,传输存储数据(普通网线无法替代)
兼容硬盘
需符合Synology 硬盘兼容性列表,推荐 “企业级 HDD” 或 “Synology Enterprise SSD”
用于填充扩展单元,需与现有集群硬盘类型一致(如现有用 HDD,扩展也用 HDD,避免混用)
备用电源(UPS)
支持 Synology UPS 协议的设备(如 APC Back-UPS Pro)
保障扩展过程中不中断供电,避免突然断电导致集群同步失败
螺丝刀与理线工具
用于固定扩展单元到机架,整理 SAS 线(机架式部署必需)
避免线缆松动或遮挡散热口,影响设备稳定性

2. 数据备份:高可用不代表 “无需备份”

SHA 集群的 “双节点同步” 防硬件故障,但无法防 “操作失误”(如误删存储池),扩展前需完成:
  • 核心数据备份:通过 “Hyper Backup” 创建 SHA 集群共享文件夹的备份任务,存储到 “远程 NAS” 或 “对象存储”(如 Synology C2),避免扩展过程中数据损坏;
  • 集群配置备份:登录主动节点 DSM→“控制面板→更新与还原→配置备份”,下载集群配置文件(.dss),包含节点信息、网络配置、存储池参数,便于扩展失败后恢复。

3. 环境与状态检查:确保集群 “健康可扩展”

(1)环境稳定性检查

  • 电源保障:扩展单元与 SHA 集群节点需接入同一 UPS,确保断电时同步关机;
  • 网络稳定:检查集群节点间的心跳网络(通常为专用以太网),确保无丢包、延迟(通过 “DSM→资源监视器→网络” 查看,延迟需<1ms);
  • 散热空间:扩展单元与集群节点在机架上需保留至少 1U 空间,避免堆叠导致过热(SHA 集群与扩展单元均为高负载设备,散热不良易触发保护机制)。

(2)集群状态预确认

  1. 登录 SHA 集群主动节点的 DSM,打开 “SHA Manager”(桌面核心应用,若未显示需在 “套件中心” 安装);
  1. 查看 “集群状态”:需显示 “正常”,无 “节点离线”“同步延迟”“存储池警告” 等异常;
  1. 检查 “存储池状态”:现有存储池需为 “健康”,无 “降级” 或 “修复中” 状态(若有,需先修复存储池再扩展);
  1. 确认 “节点资源”:CPU 使用率<70%,内存使用率<80%,避免高负载影响扩展效率。

四、Step-by-Step:SHA 集群存储容量扩展全流程

阶段 1:物理连接扩展单元(机架式部署为例)

1. 断电与机架安装

  1. (可选,若为在线扩展可跳过断电)登录 SHA Manager,点击 “维护→关闭集群”,等待双节点完全关机(状态灯熄灭);
  1. 将扩展单元固定到机架(与集群节点相邻,便于 SAS 线连接),确保螺丝拧紧,避免震动导致接线松动;
  1. 连接扩展单元电源:将电源线接入 UPS,暂不通电(待 SAS 线连接完成后统一通电)。

2. SAS 线连接(关键!决定是否被识别)

SHA 集群与扩展单元的 SAS 连接需遵循 “节点 - 扩展单元 - 级联扩展单元” 的顺序,以 “1 个扩展单元 + 2 个集群节点” 为例:
  1. 取一根 SAS 线,一端连接 “主动节点” 的 “SAS 扩展接口”(机身标注 “SAS Expansion”,通常为黑色接口,与以太网口区分);
  1. 另一端连接扩展单元的 “In” 接口(扩展单元背面标注,级联时 “Out” 接口用于连接下一个扩展单元);
  1. 取第二根 SAS 线,重复步骤 1-2,连接 “被动节点” 与扩展单元的 “备用 In 接口”(部分扩展单元支持双节点冗余连接,提升可靠性);
  1. 整理 SAS 线:用理线扎带固定,避免线缆拉扯导致接口松动(SAS 接口为精密连接器,频繁松动易损坏针脚)。

3. 通电与识别检查

  1. 先开启 UPS 电源,再依次开启 “扩展单元→被动节点→主动节点”(按此顺序避免节点先启动未识别扩展单元);
  1. 观察设备指示灯:
    • 扩展单元:电源灯 “绿色常亮”,SAS 接口灯 “绿色闪烁”(表示与节点通信正常);
    • 集群节点:状态灯 “绿色常亮”,无 “红色警告灯”,说明节点正常启动;
  1. 等待 5-10 分钟(集群启动与同步时间),登录主动节点 DSM,进入 “存储管理器”,查看 “扩展单元” 标签页,若显示扩展单元型号(如 “RX1222sas”),说明物理连接成功。

阶段 2:DSM 配置 —— 创建存储池并扩展容量

1. 识别扩展单元硬盘

  1. 在扩展单元中安装兼容硬盘(需完全插入并拧紧硬盘托盘螺丝),等待 1-2 分钟;
  1. 进入主动节点 DSM→“存储管理器→硬盘”,查看 “位置” 列,扩展单元的硬盘会标注 “扩展单元 1 - 插槽 X”(如 “扩展单元 1 - 插槽 3”),状态为 “未初始化”,说明硬盘被识别。

2. 选择扩展方式(新建存储池 vs 扩展现有卷)

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扩展方式,两种方式均支持 “在线操作”,不中断集群服务:
扩展方式
适用场景
操作核心
新建存储池
需独立存储池隔离数据(如 “业务数据池”“备份数据池”)
在扩展单元硬盘上创建新存储池,后续可创建新卷或 LUN
扩展现有卷
需增加现有卷容量(如 “共享文件夹容量不足”)
将扩展单元硬盘加入现有存储池,扩展卷容量(仅支持 “厚卷”“精简卷”,不支持 “基本卷”)

3. 实操:扩展现有卷(最常用场景)

  1. 进入 “SHA Manager→存储”,选中现有存储池(如 “Storage Pool 1”),点击 “操作→添加硬盘”;
  1. 在弹出的 “选择硬盘” 窗口中,勾选扩展单元中已识别的硬盘(需勾选全部扩展硬盘,避免容量浪费),点击 “下一步”;
  1. 选择 “磁盘阵列类型”:需与现有存储池一致(如现有为 “RAID 5”,扩展也选 “RAID 5”,SHA 集群推荐 RAID 5/6/10,兼顾容量与冗余);
  1. 点击 “应用”,系统开始 “重构存储池”(进度条显示 0%-100%,时间取决于硬盘容量,10TB 硬盘约需 2-4 小时);
    • 注意:重构过程中 SHA 集群仍正常提供服务,但性能会暂时下降(CPU 使用率升高),避免在业务高峰操作;
  1. 存储池重构完成后,选中需要扩展的卷(如 “Volume 1”),点击 “操作→扩展卷”;
  1. 系统自动识别 “可扩展容量”(即扩展单元硬盘贡献的容量),点击 “下一步→应用”,等待卷扩展完成(约 10-30 分钟,无性能影响)。

阶段 3:扩展后验证 —— 确保 “容量、安全、性能” 三达标

  1. 容量验证:进入 “存储管理器→卷”,查看目标卷的 “总容量”,确认已增加(如原 10TB 扩展后变为 20TB);
  1. 集群状态验证:打开 SHA Manager,确认 “集群状态” 仍为 “正常”,无 “节点同步异常”“存储池警告”;
  1. 数据访问验证:通过 “File Station” 访问扩展卷的共享文件夹,上传 / 下载文件,确认数据读写正常;
  1. 性能验证:通过 “资源监视器→存储” 查看卷的 “读写速度”,与扩展前对比(扩展后速度应无明显下降,若下降需检查硬盘是否兼容)。

五、常见问题 FAQ:90% 用户会遇到的 5 个难题

1. 扩展单元连接后,DSM 中不显示怎么办?

  • 原因:SAS 线接反(接了扩展单元的 “Out” 接口)、扩展单元未通电、硬盘未安装(部分扩展单元需至少 1 块硬盘才被识别);
  • 解决:
    1. 确认 SAS 线连接扩展单元的 “In” 接口,节点的 “SAS Expansion” 接口;
    1. 检查扩展单元电源灯是否亮,若不亮更换电源线;
    1. 在扩展单元中安装 1 块兼容硬盘,重启主动节点后重新查看。

2. 扩展卷时提示 “无法扩展,卷类型不支持”?

  • 原因:现有卷为 “基本卷”(仅支持单硬盘,无法扩展),或存储池为 “JBOD”(无冗余,不支持添加硬盘);
  • 解决:
    1. 若为 “基本卷”:需先备份卷数据,删除基本卷后创建 “厚卷” 或 “精简卷”,再扩展;
    1. 若为 “JBOD”:不建议扩展(无冗余风险高),推荐新建 RAID 5/6 存储池,迁移数据后使用。

3. 重构存储池时集群节点突然离线怎么办?

  • 原因:电源波动、SAS 线松动、节点心跳网络中断;
  • 解决:
    1. 不要手动操作,等待集群自动故障转移(被动节点会接管服务,约 1-2 分钟);
    1. 故障转移完成后,检查离线节点的 SAS 线与电源,重新启动节点;
    1. 节点重新加入集群后,SHA Manager 会自动继续重构存储池,无需手动干预。

4. 扩展后容量显示 “比预期少”(如扩展单元装了 2 块 10TB 硬盘,仅显示 18TB)?

  • 原因:RAID 冗余占用(如 RAID 5 需 1 块硬盘容量用于冗余,2 块 10TB RAID 5 实际可用容量为 10TB,而非 20TB);
  • 解释:SHA 集群推荐的 RAID 类型均有冗余容量(用于硬盘故障时恢复数据),可用容量 =(硬盘数量 - 冗余硬盘数量)× 单硬盘容量(需扣除系统预留空间),属于正常现象。

5. 级联多个扩展单元时,顺序错了会影响吗?

  • 原因:SHA 集群识别扩展单元按 “级联顺序”(第一个扩展单元接节点,第二个接第一个的 “Out” 接口),顺序错会导致后接的扩展单元不被识别;
  • 解决:按 “节点→扩展单元 1(In)→扩展单元 1(Out)→扩展单元 2(In)” 的顺序重新连接,重启所有扩展单元后验证。

六、注意事项:6 个 “不可为”,保障集群长期稳定

  1. 不可混用硬盘类型:扩展单元硬盘需与现有集群硬盘 “类型、转速、容量” 一致(如现有用 10TB 7200 转企业 HDD,扩展也用同款,避免混用 SSD 与 HDD 导致性能不匹配);
  1. 不可超过扩展单元数量限制:每个 SHA 集群型号支持的扩展单元数量有限(如 RS3621xs + 最多 2 个),超量连接会导致全部不识别;
  1. 不可在扩展过程中移除节点:重构存储池或扩展卷时,禁止关闭、移除任何集群节点,否则会触发集群保护,中断扩展并标记存储池为 “降级”;
  1. 不可用非原装 SAS 线:第三方 SAS 线可能存在协议不兼容,导致数据传输丢包,甚至损坏扩展单元接口;
  1. 不可忽略散热:扩展单元满配硬盘时功耗较高(如 RX1222sas 满配 12 块 HDD 功耗约 60W),需确保机架散热风扇正常运行,温度控制在 20-35℃;
  1. 不可跳过扩展后验证:即使容量显示增加,也需验证数据访问与集群状态,避免 “表面成功但底层同步异常”(如扩展后部分文件无法打开,需重新同步)。

七、总结:SHA 集群扩展的核心逻辑 ——“兼容、安全、无中断”

Synology SHA 集群用扩展单元扩展存储容量的核心,是 “在不牺牲高可用性的前提下,弹性提升容量”—— 通过严格的兼容性匹配、完整的备份与状态检查、分步的物理与软件操作,实现 “业务不中断、数据不丢失、性能不降级”。
对于企业用户而言,需牢记 “先兼容再采购,先备份再操作,先验证再上线” 的原则:提前通过官方列表确认扩展单元适配性,避免浪费成本;扩展前备份核心数据,规避操作风险;扩展后全面验证,确保集群长期稳定。若遇到复杂场景(如级联 3 个以上扩展单元),可联系 Synology 企业级技术支持,提供集群型号、扩展单元配置,获取定制化部署方案。

推荐产品 / Product
点击查看更多
留言表单
姓名为必选
电话为必选
公司为必选
地址为必选
邮箱为必选
留言为必选

感谢您的提交

确 定

表单提交失败

确 定

Copyright © 2011-2020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7175号-2

  •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