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ynology Drive按需同步选文件夹报错怎么办?“子文件夹已被使用”解决指南
在使用Synology Drive进行按需同步配置时,不少用户会遇到一个棘手的报错:当尝试选择计算机上的特定本地文件夹作为同步目录时,系统会弹出“此目录无法同步,因为此目录中的子文件夹之一已在现有的同步任务中被使用。请选择不同的文件夹”的提示。这个问题直接导致按需同步任务无法创建,影响NAS与本地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效率——尤其是需要同步重要工作文件、家庭照片时,报错会打乱数据管理节奏。本文将基于Synology官方解决方案,从“症状解析→原因诊断→分步解决→疑问解答”四个维度,帮你彻底解决这个报错问题,确保Synology Drive按需同步正常运行。
一、Synology Drive按需同步文件夹报错的具体症状(附场景说明)
要准确解决问题,首先需明确报错的“触发场景”和“具体表现”,避免与其他同步错误混淆:
1. 报错的触发时机
报错仅在“配置Synology Drive按需同步任务”的特定步骤出现,具体流程为:
打开Synology Drive Client客户端 → 点击“添加同步任务” → 选择“按需同步”模式 → 进入“选择本地文件夹”环节 → 选中目标文件夹(如“桌面/工作文档”“D盘/家庭照片”) → 点击“确定”后立即弹出错误提示。
2. 报错的核心特征
- 提示内容固定:始终显示“此目录无法同步,因为此目录中的子文件夹之一已在现有的同步任务中被使用。请选择不同的文件夹”,无其他变体提示;
- 影响范围明确:仅针对“本地文件夹选择”,选择NAS端的同步文件夹时不会报错;
- 重复触发性:只要再次选择同一本地文件夹(或包含被占用子文件夹的目录),报错会重复出现,无法跳过。
3. 常见受影响的文件夹类型
根据用户反馈,以下本地文件夹最易触发该报错:
- 系统默认目录:如Windows的“文档”“图片”“下载”(常被OneDrive默认同步)、Mac的“文稿”“图片”(易关联iCloud Drive);
- 曾用于同步的目录:如之前配置过Synology Drive同步、后来删除任务但未清理标记的文件夹;
- 重装系统后保留的目录:系统重装后数据未删除,但残留了之前同步应用的标记信息。
二、报错原因深度诊断:2大核心因素拆解
Synology官方明确指出,该报错的本质是“本地文件夹或其子文件夹被占用”,具体可分为两类原因,需针对性排查:
1. 原因一:文件夹被其他同步应用占用(最常见)
本地文件夹或其子文件夹若正在被“支持按需同步功能的应用”使用,会导致Synology Drive无法重复占用——这些应用会在文件夹中添加隐藏的“同步标记文件”(如`.sync`、`OneDriveTemp`),Synology Drive检测到后会触发报错。
常见的“占用型应用”包括:
- Synology生态内应用:如同一台电脑上配置的其他Synology Drive同步任务(比如已同步“D盘/备份”,再选“D盘”会因包含该子文件夹报错);
- 微软应用:OneDrive的“File On-Demand”(按需下载功能,默认同步“文档”“图片”目录)、Microsoft Teams的本地文件同步;
- 苹果应用:iCloud Drive(Mac/Windows端,同步“文稿”“桌面”目录)、Photos的本地同步;
- 其他云同步工具:Dropbox的“智能同步”、百度网盘的“同步空间”、阿里云盘的“本地同步”等。
排查方法:
- Windows:打开“设置→账户→同步你的设置”,查看OneDrive同步状态;右键点击任务栏中的同步应用图标(如OneDrive、Dropbox),选择“设置→账户”,查看同步目录是否与目标文件夹重叠;
- Mac:打开“系统设置→Apple ID→iCloud”,查看iCloud Drive同步的目录;点击菜单栏中的同步应用图标,查看“偏好设置→同步”中的目录配置。
2. 原因二:重装系统后系统误识别文件夹状态(易被忽视)
若你曾为计算机“重新安装操作系统”,但保留了原硬盘中的数据(如仅格式化C盘,D盘数据不变),可能会触发该报错——原因是:
- 重装系统前,目标文件夹可能被同步应用标记过(如OneDrive同步记录);
- 重装后,系统未清除这些标记信息,即使已卸载原同步应用,仍会将文件夹识别为“正在同步中”;
- Synology Drive检测到残留的标记后,会误判文件夹“已被现有同步任务使用”,从而弹出报错。
判断方法:
- 查看文件夹属性:右键目标文件夹→选择“属性→自定义”,若“优化此文件夹用于”显示为“文档(同步)”“图片(同步)”等带“同步”字样的选项,大概率是残留标记导致;
- 查看隐藏文件:在File Explorer(Windows)或访达(Mac)中开启“显示隐藏文件”,若目标文件夹中存在`.OneDrive`、`.icloud`等同步相关隐藏文件,可确认是系统误识别。
三、解决方案:3步搞定!新建文件夹+数据迁移+同步任务配置
针对上述原因,Synology官方推荐的核心解决方案是“避开被占用目录,新建文件夹并迁移数据”——该方法无需复杂的标记清理,操作简单且能100%解决报错,具体步骤如下(覆盖Windows、Mac系统):
步骤1:新建独立的本地文件夹(避免冲突的关键)
核心原则:新文件夹需远离任何可能被同步应用占用的目录,建议在非系统盘(如D盘、E盘,或Mac的“应用程序”外分区)新建,且不要嵌套在已有同步目录下。
Windows系统操作:
1. 打开“此电脑”,选择一个非系统分区(如D盘,避免C盘因系统重装丢失数据);
2. 右键空白处→选择“新建→文件夹”,为文件夹命名(建议包含“Synology”和“同步”关键词,如“Synology_Drive_Work”“Synology_Photos_Sync”,便于后续识别);
3. 右键新建的文件夹→选择“属性→安全”,确认当前登录账户拥有“完全控制”权限(避免后续数据迁移时出现权限错误)。
Mac系统操作:
1. 打开“访达”,点击左侧“应用程序”下方的分区(如“Macintosh HD-数据”,或外接硬盘);
2. 点击顶部菜单栏“文件→新建文件夹”,命名为“Synology_Drive_Sync_New”(命名规则同上);
3. 右键新文件夹→选择“显示简介→共享与权限”,确保当前用户(如“Admin”)的权限为“读与写”,避免权限不足。
注意事项:
- 不要在这些目录下新建:OneDrive默认同步目录(如“C:Users用户名OneDrive”)、iCloud Drive目录(如“Macintosh HD-数据用户用户名文稿”)、已被其他同步应用标记的文件夹;
- 建议新建文件夹时“按用途分类”(如“工作文档同步”“家庭照片同步”),避免后续多任务同步时再次出现冲突。
步骤2:迁移原始文件夹数据到新文件夹(确保数据完整)
将原本想同步的“报错文件夹”中的数据,完整迁移到新建的文件夹中——优先用“复制”而非“剪切”,防止迁移中断导致数据丢失。
具体操作(Windows/Mac通用):
1. 打开“原始报错文件夹”(如“C:Users用户名文档工作文件”),按“Ctrl+A”(Windows)或“Command+A”(Mac)全选所有文件/子文件夹;
2. 右键选中的内容→选择“复制”(Windows:Ctrl+C;Mac:Command+C);
3. 打开步骤1新建的文件夹(如“D:Synology_Drive_Work”),右键空白处→选择“粘贴”(Windows:Ctrl+V;Mac:Command+V);
4. 等待数据迁移完成:根据数据量大小,迁移时间从几秒到几小时不等(大文件如视频、压缩包需耐心等待),期间不要关闭窗口或断开硬盘连接。
数据完整性检查(关键步骤):
- 迁移完成后,对比原始文件夹和新文件夹的文件数量(如“原始有100个文件,新文件夹也应有100个”);
- 随机打开3-5个核心文件(如Word文档、Excel表格、高清图片、视频),确认能正常打开、内容无损坏(如文档无乱码、视频能播放);
- 若原始文件夹中有隐藏文件(如配置文件、缓存文件),需先开启“显示隐藏文件”,再一并复制(避免遗漏关键配置)。
可选操作(迁移后清理):
若确认数据迁移完整,可删除原始报错文件夹中的内容(释放空间),但建议保留原始文件夹1-2天,确认新同步任务正常后再彻底删除,防止意外。
步骤3:创建新的Synology Drive按需同步任务(完成配置)
数据迁移完成后,在Synology Drive Client中选择“新建文件夹”创建同步任务,此时不会再触发报错,具体步骤如下:
1. 打开Synology Drive Client并进入任务创建:
- Windows:点击桌面快捷方式,或在“开始菜单→Synology→Synology Drive Client”中打开;
- Mac:点击“启动台→Synology Drive Client”,或在菜单栏中点击Synology Drive图标→选择“打开客户端”。
- 若已打开客户端,点击左侧“同步任务”→右上角“+”号(添加任务)。
2. 选择“按需同步”模式:
在弹出的“选择同步类型”窗口中,点击“按需同步”(区别于“实时同步”,按需同步可节省本地空间),然后点击“下一步”。
3. 选择NAS端同步文件夹:
- 确认客户端已连接到你的Synology NAS(若未连接,输入NAS的IP地址、管理员账号和密码);
- 在“选择NAS文件夹”列表中,找到你要同步的目标目录(如“Drive/我的文件/工作同步”),选中后点击“下一步”。
4. 选择新建的本地文件夹:
- 点击“选择本地文件夹”→在弹出的文件浏览器中,找到步骤1新建的文件夹(如“D:Synology_Drive_Work”),选中后点击“确定”;
- 此时系统不会再弹出“子文件夹已被使用”的报错(若仍报错,需检查新文件夹是否意外被同步应用占用,重新新建即可)。
5. 配置同步选项并完成创建:
- 同步方向:默认“双向同步”(本地与NAS数据互相同步),可根据需求选择“仅从NAS同步到本地”或“仅从本地同步到NAS”;
- 高级选项:勾选“同步隐藏文件”(确保配置文件同步)、“同步删除操作”(本地删除文件后,NAS端也删除,谨慎选择);
- 点击“下一步”→确认任务信息(如“NAS文件夹:Drive/工作同步;本地文件夹:D:Synology_Drive_Work”)→点击“完成”。
6. 验证同步任务正常运行:
- 回到Synology Drive Client主界面,查看新创建的任务状态:显示“同步中”或“已同步”即为正常;
- 测试数据同步:在本地新文件夹中新建一个测试文档(如“test.txt”),等待1-2分钟后,登录NAS的Synology Drive网页端,查看对应目录是否出现该文档,确认同步生效。
四、常见问题解答(FAQ):解决操作中的潜在疑问
在执行上述步骤时,用户常遇到一些细节问题,以下是高频疑问的专业解答:
Q1:迁移数据时用“剪切”还是“复制”?哪种更安全?
推荐用“复制”,原因如下:
- 剪切操作是“移动数据”,若过程中出现意外(如电脑断电、硬盘报错),数据可能同时丢失(原始目录已删除,新目录未复制完成);
- 复制操作是“保留原始数据+新增副本”,即使迁移中断,原始数据仍在,可重新尝试;
- 正确流程:复制→检查新文件夹数据完整→删除原始文件夹内容(确认同步正常后)。
Q2:新建文件夹后,其他同步应用会不会自动占用它?
大概率不会,但需注意2点:
- 新建时远离“默认同步目录”:如不要在OneDrive的“C:Users用户名OneDrive”下新建,也不要将新文件夹命名为“文档”“图片”(避免同步应用默认抓取);
- 关闭同步应用的“自动扩展同步目录”功能:如OneDrive的“自动同步所有子文件夹”、iCloud Drive的“自动同步桌面和文稿”,在应用设置中关闭该功能,防止自动占用新文件夹。
Q3:重装系统导致的报错,除了新建文件夹,能直接清理残留标记吗?
可以,但操作复杂且有风险(需修改系统文件),不建议普通用户尝试:
- 残留标记通常存储在文件夹的“NTFS权限”(Windows)或“扩展属性”(Mac)中,需用专业工具(如Windows的`icacls`命令、Mac的`xattr`命令)删除;
- 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文件夹权限混乱,甚至无法访问;
- 对比来看,“新建文件夹+迁移数据”的方法更简单安全,耗时也更短(10分钟内可完成)。
Q4:同步任务创建后,能修改本地同步文件夹吗?
可以,但需先删除旧任务,再重新创建:
1. 打开Synology Drive Client→选中已创建的同步任务→点击“-”号(删除任务)→选择“仅删除任务,保留本地文件”;
2. 按步骤1新建一个新的本地文件夹(或选择其他未被占用的文件夹);
3. 重新执行“添加同步任务”流程,选择新的本地文件夹和原NAS文件夹,完成配置即可。
Q5:多台电脑同步同一NAS文件夹,会出现类似报错吗?
只要每台电脑的“本地同步文件夹不被占用”,就不会报错:
- 建议为不同电脑的同步文件夹“差异化命名”(如“Synology_Drive_OfficePC”“Synology_Drive_HomeLaptop”),避免混淆;
- 若多台电脑需同步同一NAS目录,确保每台电脑的本地文件夹都是“独立新建、未被其他应用占用”的目录,即可正常同步,数据不会冲突。
五、总结:解决报错的核心逻辑与预防建议
Synology Drive按需同步“文件夹报错”的核心矛盾是“目录占用冲突”,解决的关键不是“强行清理占用”,而是“避开冲突目录”——通过“新建独立文件夹+迁移数据”的方法,既能绕开被占用的子文件夹,又能确保数据完整,是官方推荐的最优方案。
为避免后续再次出现类似报错,建议养成以下习惯:
1. 新建同步文件夹时“明确用途+差异化命名”,避免与系统默认目录、其他同步目录重叠;
2. 安装新的同步应用(如OneDrive、iCloud)时,手动修改同步目录,不要使用默认目录;
3. 重装系统前,先删除所有同步任务,清理同步标记文件,再备份数据;
4. 定期检查本地文件夹的“同步状态”,发现异常标记及时处理。
若按本文步骤操作后仍报错,可尝试重启Synology NAS、重新安装Synology Drive Client,或联系Synology官方技术支持(提供报错截图、NAS型号、系统版本),获取进一步协助。
Copyright © 2011-2020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7175号-2